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

聊聊電影《驚爆焦點 ( Spotlight ) 》

( 圖 / Yahoo!奇摩電影 )
宛如魔戒,電影一旦開始,就沒有喘息的空間。
2016年必不可錯過的精采電影!

今年奧斯卡雖然有種族爭議,也無損電影的價值所在,《Spotlight》能夠一舉奪下最佳影片,必然也是有它的道理。
我非常推薦這部電影!儘管題材偏硬、議題沉重,卻能夠引發人內在的反思與討論。

有興趣看這部電影前,提供幾項建議。
1.請不要中途離席,少了一塊劇情拼圖都可惜。
2.一旦開始就不會想踏出電影院。
3.資訊量非常龐大(人名、單位名稱、各種線索等),需要稍微動點腦筋。

  預告×故事大綱

改編自真人真事──焦點小組的組內大搬風,來了一個新上司班,要求他們放下手邊正在追查的內線新聞,馬上轉移焦點到幾乎不起眼的神父侵犯兒童的案件。
原以為僅是不實傳言的新聞,在焦點小組鍥而不捨的追查下,才發現波士頓區的教會藏著巨大的秘密;侵犯案不再變成個例、而是一股以神之名為表象的歪風,教會的最高主教竟漠視一切 ...

p.s.電影奪得奧斯卡前夕,爆出某主教利用視訊出面道歉的新聞,更突顯電影的重要性。

  ■觀後感 ※純屬個人觀點,有雷,慎入。

看完以後,我覺得非常不舒服。
這部電影並不是恐怖片,卻能深刻地體認到比恐怖片還要可怕的事實──我們周遭溫馨可人的社區,即是侵犯兒童的溫床。
以「神」之名作為掩蓋,龐大的教會體系隻手遮天,不僅漠視犯罪「平常化」、甚至助長這股歪風,讓受害人有了錯誤的認知。

故事起頭是從一名哭泣的母親、兒童,還有律師開始。
原本以為會從焦點小組開始深入劇情,所以看到這個起頭的時候有些意外,但是在看到後來的劇情,也就覺得合理。
這一段是和後來教會的作風相互呼應,在看到後來的劇情時,才能體會的引繩。

後來就直接跳到焦點小組送走了舊上司、迎來新頭兒班,這才開啟他們追查神職人員侵犯兒童事件的開端。
雖然大家都覺得班有點古怪、也很多人表示這個事件很小,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地方,不過對於班想要挑戰教會的大膽,卻很符合焦點小組的脾性──我是說,至少是馬克。

不過一開始的資訊爆炸,讓我觀看電影的起頭有點吃力。
比方說一連串的人名,不管是班、馬克、莎夏、麥克,光是焦點小組就超過五個人以上,然後還有更多的角色(而且名字還一個比一個長)出場,對記名字比較費力的我來說確實是有點吃不消,看到中間以後才好一點。
幸好記長相我還可以(喂)

有了引線以後,劇情才開始慢慢延伸。初期會覺得,嘿,不過就是個小新聞嘛;但是在班的堅持下,焦點小組各自展開調查,這才發現嚴重性。
而劇情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變得深入且驚悚。

他們開始發現受害的兒童不只是一兩個。
侵犯兒童的神父從已知的一個、兩個,變成十一個。
當線索愈來愈多的時候,最可怕的事實,比見鬼還要恐怖。
所以當我看完的時候,我覺得比較像恐怖片。

焦點小組一開始聚焦在受害人身上,當然,這些受害人幾乎都是男性、來自貧窮的家庭,具有一定的自卑感,數量比想像中的還要多,小組不斷的登門拜訪、了解侵犯的內容。
就像病毒一樣,他們發現受害的案例太多了,於是反過來調查神父。
換個角度後,更毛骨悚然的事實浮上水面。

侵犯兒童的神父竟然不只十一個!
在馬克和研究侵犯案件將近十年的心理輔導師通過電話後,有了絕大的發現。
而且,透過莎夏遇見一名退休的神父時,把這樣的情況推向更弔詭的地步;這名神父竟然毫不掩飾自己的犯罪,而且態度像是「這很正常」一樣。
我本來一開始還不懂為什麼這名神父這麼坦然,後來通過莎夏的解釋,才真正的了解教會體系的犯罪結構。

教會、神父、律師連成一線,所以小組他們展開調查時經常碰壁、也經常被回應「我不能告訴你」、「停手吧」之類的告誡。
可是這個龐大的體系,就存在你我的居住環境裡,而且幾乎無所不在。
一想到麥可說「我們之所以沒有受害,是因為我們幸運」,就忍不住起雞皮疙瘩 ......
原來能夠平安長大,是因為運氣,而非友善環境。
最氣的是,曾經有人仗義執言,卻一再的被夭折,即使連曾經想為受害人發生的律師,後來也都睜隻眼閉隻眼了 ...

遲來的正義,遲來的懊悔,不管是誰都責無旁貸。

當他們準備好反撲教會的時候,他們在新聞報紙上註記「如果你是受害者,請打電話到這裡,告訴我們實情」一類的話語。
就在新聞發布後的隔天,焦點小組的成員比往常還要早去上班,而在那裡等他們的是 ......


※為了避免爆雷,結局放在文章末。


看完後,我對整部電影是抱持極好的評價,卻也不能說它沒有缺點,總還是想雞蛋裡挑骨頭。
要說是什麼缺點嘛~其實是我個人預設的劇情並沒有出現,那就是教會的暴力干預。
雖然還是可以看見很多人都說「我不能告訴你」,教會的阻礙比我想像中小一點。

或許是英雄式電影看得多,總認為壞的一方一定要出手阻礙主角們的前進,當然到最後一定是邪不勝正的公式化劇情。
在馬克和心理輔導師以電話聯絡的時候,心理輔導師有提到只要教會一旦知道他們的行動,一定會用盡各種方式誹謗、或是將你扭轉成負面評價的人物;可是當馬克進一步詢問時,電話卻掛掉了,本來以為是對方遭遇不測、或是馬克早就被監測,實際上也什麼都沒發生,馬克還是能和輔導師繼續聯絡。
或許掛掉電話可以當作是一種無法言語的暴力對待?但教會的影響似乎比較像是建立在精神層面而缺乏實質的強悍力道,儘管無處不在的神職人員也算是實際的壓迫,或許我期待的是比較強硬作風的影響?比如綁架啦、或是讓主角遭遇危險之類的。
不過真的要演,恐怕不是兩個多小時就能結束的劇情 ...

看的過程當中不覺得自己是記者,反而像是偵探了。
好過癮!

最後,以電影的整張海報作為結尾。
( 圖 / Yahoo!奇摩電影 )

在焦點小組上班後,設想他們的會是教會信仰者的辱罵與抗議。
於是頭頭班有說,期間如果需要自己的空間,他會理解的;另外一方面希望大家星期一可以準時上班,勇敢面對一切。
也許他們的努力會失敗 ...
但是新聞發布的那天是星期六左右,小組成員星期天就跑去上班了。

抗議者呢?沒有
教會人員呢?也沒有
馬克一進辦公室,小組成員就通知,電話響不完,快來幫忙接。
他們接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受害者的電話 ...

而最可怕的是,最後用文字敘述的內容,小組所找到的90幾個神父,實際上是250個 ...
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,加害者的數量。
我寫完還是覺得不舒服,雖然很好看,但我不會再看第二次了。
實在,太驚悚了啊 ...

2 則留言:

  1. 昨晚看完這片 緊湊流暢但不煽情敘述手法我很喜歡
    但同樣也對驚爆小組沒遇上什麼阻力覺得疑惑
    不知道是礙於片長剪掉了?或是此片不著墨再次批判教會?

    期許這樣的事 不再發生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沒有過多絢爛的3D、樸實卻強而有力的情節,真的很棒。
      最有可能是因為片長問題~如果要演出,可能會變成影集?
      又或是不想聚焦在教會形象的折損,因次把焦點聚集在事件本身。

      希望這部電影推出後,有問題的系統結構可以獲得改革。

      刪除